上海市徐汇区科技幼儿园

2025年2月宣传:科学预防 远离流感

发布时间:2025-02-27

科学预防  远离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特征夏秋季和冬春季高发,容易在班级、学校、托幼机构出现聚集性发病或爆发,当病毒变异后出现新病毒,易发生暴发流行    

主要表现

 (1)发病急,体温可在数小时至 24小时内升至高峰,达到39-40°C甚至更高,伴有怕冷、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2)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如咽喉痛、干咳,少数有鼻塞、流涕、腹泻等;

(3)少部分人发病后易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

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病人在大声说话、咳嗷、打喷嚏时,流感病毒随分泌物和微小的飞沫排出,带病毒的飞沫漂浮在空气中,然后被其他人吸入,从而造成传染。

此外,带病毒的飞沫可以粘在病人的手上,当病人用手接触门把手等公共物品时,病毒就会留在这些公共物品上。其他人接触了这些公共物品,再用接触的手触摸自己的眼睛、口、鼻子,病毒就传染给了其他人。

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普通人都容易感染流感病毒。由于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所以即使以前得过流感的人也可能再次感染身体免疫功能差的人更加容易得流感。

流感严重吗?

流感本身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但流感可能带来严重的井发症,如肺炎、气管炎、心肌炎等。如果严重的并发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因并发症危及生命。

普通感冒和流感区别

       普通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一般没有发热和全身症状,或者仅有低热。与流感相比,普通感冒起病慢,传染性弱,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

怎么预防流感

一、科学佩戴口罩

在流感持续高发的情况下,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流感尤为重要,目前最简单的防护方法就是戴口罩。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戴口罩可以给我们的呼吸系统设置一道“过滤屏障”,防止接触到他人打喷嚏、咳嗽排出的病毒,避免受污染的手接触自己的口鼻引起疾病传播的效果,防止交叉感染。

       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前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防止流感病毒通过粘膜传播。咳嗽、打喷嚏时注意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不要用手遮挡。

       三、加强通风,减少聚集活动

每天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流感流行季节,减少带孩子参与人群密集的活动,尽量避免去空气污浊的场所,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四、均衡膳食,提高免疫力

培养孩子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养成一日三餐规律进食的习惯,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对病毒的免疫力。

       五、关注天气变化,注意保暖

根据温度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一旦有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及时就医,等幼儿烧退后48小时、流感症状减轻方可来园。

       六、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建议家长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及时带着孩子接种流感疫苗,如果错过时间,也可以在流行季任意时间接种。在同一个流感流行季节,已经完成流感疫苗接种的人不需要再重复接种。

       七、家园携手,共筑流感防线

家长每日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任何异常体征或症状需居家修养,不要带病来园,并及时与班级教师取得联系。孩子一旦确诊,第一时间告知学校,便于班级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