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是个认真好强但又有的腼腆的小孩,从进幼儿园第一天的哭闹到后面的眉开眼笑,每一天都在经历在成长。然而我们渐渐发现,那个在幼儿园自律、懂事的他回到家有时会出现易怒、大叫、摔东西的行为,我们劝阻仿佛让他更加急躁。我想,家庭是一个愉悦轻松平等的场所,小孩在放松的环境才最有可能发泄内心的情绪,而处在社会化过程的孩子的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相对薄弱,对于3-6岁培养孩子情绪调节的关键期,情绪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的养成。因此,除了孩子的摸爬滚打和吃喝拉撒,我们渐渐关注起孩子的情绪来。
❤️硕有时会突然问我,妈妈你今天是不是不高兴啊?我今天还没见你笑呢;妈妈以后别那么大声音和我说话;你今天又发火了,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想想自己沉浸在每日既辛苦又疲惫的状态,孩子们又何尝不是在一边玩耍一边忐忑;自己控制不住情绪的大声呵斥,是不是也一定程度上成为他模仿的对象?
❤️之前老师曾提过硕去卫生间有些小紧张需有人陪伴的事情,这个问题我也很着急,但考虑到突然“强制执行”他单独去卫生间反而会增加他的抵触情绪,回到家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去强迫、说教和训斥,而是尊重他试着去理解他的感受,倾听他内心隐藏的担心、失望和无助,让他真正主动的接受新事物,做出选择。寒假里硕做到自己去小便甚至几天时间克服了大便用大马桶的障碍。这让我愈加觉得,愉快的相处和对话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好习惯的养成除了幼儿园老师的帮助,家长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促成其消化吸收也很重要。
❤️有时硕遇到困难时,他会生气,摔玩具,委屈到泪奔,然后把窘迫迁怒于他人,之前这常常激怒我,然后我责怪他,说一些事后会觉得后悔的话,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后来,我不去大吼不去禁止不再威胁,而是先聆听、尊重、承认他的想法并表示同情和理解,对他试图解决问题的努力表示赞赏,他反而慢慢平静下来,拥抱我,承认错误,破涕为笑。后面再提出解决方案时,他便会很愉悦的接受。因为在那个特别的时刻,孩子不需要任何意见或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只是希望作为家长的我们能够理解他糟糕的心情就足够了。
❤️同时,家庭其实就是孩子的镜子,家长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和孩子安静和平的处理好每一个当下,而只有当孩子的心情平静时,他们也才能正确地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举动。有句话说,当孩子在最不可爱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情绪波动时,让我们平等的沟通,去聆听、去理解他们敏感的内心,使他们也慢慢意识到掌握自己情感和情绪的尺度,身心健康的去迎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