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科技幼儿园

此时无招胜有招

发布时间:2018-04-16

 撰稿:郑益持爸爸(宜山小二班)

 
 
在一些武侠著作中,你常会读到这样的场景:一位幸运的主人公得世外高人指点,认真研习武艺,默念口诀,披星戴月操练招数。当他把心法熟记与心、招数熟练于手时,师傅却告诫他忘却这些,道出一句深奥的话——“此时无招胜有招”。确实,谁会在实战中与你套招呢?只有融会贯通,才算是真正学会了这些。
 
作为父母,我们也在潜心修炼,学习各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但是到实践时,我们又总觉得捉襟见肘。不是我们的方法储备不足,而是我们没有融会贯通。与孩子沟通的真正奥妙是此时无招胜有招。
 
一、议“如何说”与“怎么听”
 
和孩子沟通一事,看似是如何“用口”、怎么“用耳”的问题,但在我看来,关键在于“用心”,我试着用图表来解释这一观点:
 
1.jpg 
 
作为父母的我们,学习如何和孩子有效沟通很重要。我们要学习如何组织沟通内容,怎样确定沟通形式,更要思考如何用心对待成长中的孩子。沟通方法有很多,内容更是因“人、地、时”而异,只有真诚的沟通态度不变。在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时要用心——用心感受他们的心境;在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鼓励孩子自立”时要用心——用心体会他们的需求;在用其他方法代替惩罚、学会赞赏孩子、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时要用心——用心引导他们成长。
 
我觉得,只要用心去和孩子们交流,父母一定会找到自己独特有效的沟通技巧。这时,那些书上写的、口中诵的技巧都不值一提了,融汇于心、“无招”以对才是真正的目的啊!
 
我家卡卡常常会冒出一句:“你们不要再说这句话了吧!”我和孩子妈妈一直不太明白孩子的用意,后来才知道,一般他说这句话时,就是我们大人在自顾自地交流,而忽视了他的存在的时候。他很想要参与其中。
 
卡卡曾经还有一段时间不爱收玩具,我和妈妈想过很多办法,如奖励贴纸啦,用沙漏计时啦,惩罚他不收玩具明天就不能玩这些玩具啦……但是这些基本都是短期有效,渐渐地就没有效果了,孩子对收玩具这事情反而愈加抗拒了。从那次起,事情有了转机。晚上,地上都是卡卡玩的乐高积木,我们又要开始漫漫的收拾之旅了,卡卡对于收拾这样的残局,当然是拒绝的。我说:“卡卡,你为什么不愿意收好积木呢?”卡卡说:“因为这些是我辛辛苦苦搭好的作品,我不舍得收掉。”原来,卡卡是有原因的,之前的不收拾也许背后也有原因,只是我们大人一味追求结果,没有用心倾听;一味下达命令,没有真心沟通。我接着引导:“这些是卡卡搭好的作品,其他零散的积木应该怎么处理呢?”卡卡:“我想,应该把它们放回箱子,但是它们太多了,我一个人完成不了。”我邀请孩子一起来想办法解决,也听到了孩子其实是有意识去收拾的。我再问:“那怎么办呢?你需要邀请谁帮忙呢?”卡卡说:“爸爸,我们一起来收吧!”“好呀!”原来,要达成让孩子收拾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开启真诚的沟通,协力解决问题就行。
 
二、议“孩子”的地位
 
八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鲁迅写的文章《风筝》,文中的兄长嫌恶弟弟对风筝的钟爱,践踏了其亲手做的风筝,多年之后兄长忆起往事,颇为后悔。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有种潜意识,即“长者为尊”。带着“长者本位”的思想与孩子沟通是很难有好结果的,往往招致的是孩子的逆反与厌恶。我们要明确“以孩子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沟通中,以孩子为本,时时体会他们的感受,尊重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做出自己选择或决策的机会,留出成长的空间。
 
我们切忌摆出长者架子,那样可能只会适得其反。孩子都在成长中,作为成人的我们不能给这些尚未长成的“幼苗”贴上标签,让他们陷入困惑、妥协和不自信的“泥沼”中。
 
卡卡曾经提出想坐在大人的椅子上吃饭,不再坐宝宝椅。祖辈当然没有同意孩子这样的“无理”要求,我在当时没有做出回应,生怕伤害了老人,更怕伤害了老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所以,我等到周末和孩子独处的时候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孩子在吃饭时间再次提出坐大人椅子的要求,我同意了,并告诉卡卡,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尝试一下,更可以像大人一样吃东西不弄脏衣服。一顿饭下来,孩子小心翼翼地尝试,居然手捧着碗吃完了饭菜,过程中屡屡查看有没有弄脏衣服,那副认真的样子,可爱极了。之后,孩子没有再要求坐在大人椅子上,可能他体验后明白现在的他坐在那里吃饭还不太方便,但是,这些需要经历过才懂得。我们长者的视角,无法替代孩子的视角,他们要亲手触摸、亲脚行走、亲身体会后才能有真体验、真感悟。
 
三、议“会”与“肯”
 
何谓“会”?我想应该是能够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交流沟通中让学生有所得,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
 
在沟通中留有空间,让他们能自主地思考,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沟通中,我们应用“提示”代替“命令”,用“提供选择”代替“盲目指挥”,用“解决问题”代替“奖励惩罚”……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会”起来。
 
何谓“肯”?还是那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是后半句被湖南新东方的个性教师周思思加以发展——“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这“欲”字也许是对所谓“肯”的最好解释吧。我想,肯学、想学才能学好、学精吧。
 
卡卡对很多事情都十分好奇——怎么制作面包啊?如何包饺子?怎样烧中药?如何洗袜子啦?……只要我们能够有效陪伴时,我们就会让他在安全的前提下,尝试做他感兴趣的所有东西。我们把丰富的生活呈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事做。也许,我们也会遗憾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学那个、做这个,但是我们懂得只有他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够做得更好,体验得更深。
 
“此时无招胜有招”,我们用心关注孩子,目注心营,开启良好的沟通,让他们会“渔”有“欲”才能收获未来的“大鱼”。
 
 
所以,天下父母的爱应该都是以“分离”为目的的,我们的俯身沟通、侧耳倾听、注目陪伴都是为了让孩子融入社会、获得归属、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